发布时间:2021年08月10日 来源:
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,北京市侨联从北京各条战线上选取了 100 位侨的故事编辑成册。他们有的是“人民楷模”、“全国劳模”、“全国侨界十杰”“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”,有的获得了“五一奖章”、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”、“中国侨界贡献奖”等荣誉……尽管岗位不同、成绩不同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:中国共产党党员!
今天,为大家推送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岑楚兰的故事。
岑楚兰,女,1933年生,1956年入党,越南归侨,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,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。
1933年,她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,1941年,为躲避日寇侵害,她随全家去往了越南堤岸,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引下,她接触到了进步思想,十八岁的她,毅然决然放弃了优裕的家庭条件,踏上了归国之路,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。她因出色的工作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西班牙伊丽莎贝尔十字勋章等重量级荣誉。现年88岁的她仍在西班牙语教学事业中发光发热,是学生眼中的好教师,教师心中的好榜样。她曾说过:“几十年来,我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教育,我衷心感谢党、感谢祖国、感谢北外把我从一个17岁的归国小华侨培养成人民教师。”
她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岑楚兰。
越南堤岸的进步少女
在越期间,岑楚兰在五所华侨中学受到进步思想教育,通过阅读地下进步报纸,与老师、同学共同对抗法属殖民政府的反动势力。
1942年,岑楚兰考入义安中学,这里的老师多是华界翘楚,诲人不倦,认真负责。地理课上,老师推荐订阅进步报纸《越南报》、《华侨日报》,阅读过后,岑楚兰十分痛恨法国反动殖民当局的种种罪行,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深感失望。在义安中学,她还学习了《歌八百壮士》、《开路先锋》等进步歌曲,排练进步话剧,救济贫苦民众。义安中学是岑楚兰进步思想的启蒙之地,为她日后坚定的回国之心、报国之志种下了一颗种子。
1943年,日军占领了义安中学,学生被迫转移到南侨中学。1946年,由于父亲工作的调动,岑楚兰转入中法中学,在这所学校,通过阅读进步报纸,岑楚兰知晓了解放军取得节节胜利的消息,一首《你是灯塔》更是让她坚定了回归祖国、跟党走的决心。也是在这一时期,顶着反动政府的压力,岑楚兰教授和进步青年们共同学习革命歌曲,抄写毛泽东著作以便传阅。
福建中学陈佩姬同学的英勇牺牲激起了大批侨胞的愤慨,这一时期,不少学生得到了地下进步组织的教育帮助,选择回到中国,参与国家建设。
回归祖国的优秀教师
1951年,岑楚兰从越南堤岸回国,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法语,1952年毕业。同年美国破坏朝鲜停战谈判,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和安全遭到严重威胁。中国准备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,与会国家中有十一个拉美国家代表团,但当时国内却只有孟复、王勰少数几位同志学过一些西班牙语。于是中央决定,组织西班牙语突击培训班,为会议接待做准备。
岑楚兰接到了参加西班牙语突击培训班的通知,缺少专业的教师,没有系统的教材,整个突击班的学习面临着重重困难。在这样艰苦的学习条件下,岑楚兰和同学们更加刻苦,广泛查阅资料,没有现成的资料就自己整理,大家彼此鼓劲说“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,我们在这里挥汗奋斗又何妨”。
凭借认真的态度和优秀的学习成绩,岑楚兰成为我国第一批西班牙语助教。1982年,岑楚兰前往西班牙进修语言学,1989年赴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任教,归国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从事西班牙语教学工作,参与编纂教材,并担任教研室主任、系副主任、全国西葡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。在担任教师的时间里,岑楚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西语人才,她的学生中有40余位大使、40余位西语教授、5位副部长,还有1位部长。她对每一位学生都十分关心,熟悉每一届学生的个人发展,尽管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,但她都清楚地记在心里。在学生们眼中,岑楚兰不仅是将他们带进西班牙语世界的良师,更是教会他们待人处事的益友。2017年,岑楚兰获得了伊丽莎贝尔十字勋章,表彰其对中西友好做出的杰出贡献。今年88岁的岑楚兰仍在西班牙语教学领域发光发热,她积极学习新思想、新技术,不仅创办了网站专门教授西班牙语,还用微信开设了西语基础课程教学,前来听课的学生络绎不绝。
无私奉献的中共党员
“我对中国共产党十分有信心,我也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越来越好。”在谈到对党的看法时岑楚兰教授这样说道。
岑楚兰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入党前的她实际上犹豫的。这份犹豫不是来自不坚定,而是严于律己的她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能配得上共产党员的称号。对此,她更加严格对自身的要求,克服改正自身的不足,提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,最终在1956年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。回忆起在越南的时光,岑楚兰表示那时候的她得不到尊重,甚至以代号代替姓名生活。她十分感激国家让人民当家做主,让她得到了应有的尊重。1996年,岑楚兰退休,但退休后的她并没有放弃西班牙语教学事业,从“一个教师、两本书、三个学生”起家到如今取得的成就,桃李满天下,岑楚兰深知其中的不易。进入网络时代,岑楚兰也积极学习,通过线上授课的形式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,她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。
今年距离岑楚兰归国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十年的时间,但归国的经历、入党的历程、国家的培养仍让她历历在目,往事如风,但这段岁月并不如烟。岑楚兰表示:“希望共产党员们不要忘记当年先辈们做出的努力与牺牲。新时期的党员更应该克服种种诱惑,保持内心的纯洁,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党员身份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,这样中国共产党才会越来越好,中国才会越来越好。”
浏览量: